VC和PE涌向苏州:188家上市公司与1000+家公司获投
苏州正在成为除北上广深之外的又一资本投资热地。
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江苏省辖地级市,因综合实力排在全省前列,苏州被网友戏称为“苏大强”。
“中国最强百强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近年来频频上榜的苏州,也在另一个领域闪耀。
根据上海证券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到7 月12日,2022年上半年苏州新增A 股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北京,与上海并列全国第二。对比去年同时期排名第三的位置,今年苏州的排名上升一位。
对于此前由北上广深霸占的第一名宝座,苏州有了更清晰的追赶目标。
从数量来看,2022年上半年苏州新增14家 A股上市公司,这代表着平均每月就有2 家苏州公司去敲钟上市。而在这14家上市公司的身后,至少有6 家企业获得资本融资。
IT桔子数据也显示,2022年上半年红杉资本中国、深创投、高瓴创投等多家顶级机构都在投资苏州公司。
国内某知名创投机构合伙人曾表示:“现在市场上众多数得上名号的投资机构,除了布局北上广深以外,基本都在苏州有办公室。”
越来越多的资本汇聚苏州,毋庸置疑,苏州正在上演“苏州现象”。
01
188家上市公司、1000+家公司获得投资
2022年刚刚过半,苏州迎来了十几家企业的上市。 加上以往的上市公司数量,苏州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达188家,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五。 根据对2021年苏州新A股上市公司35家数量的预测,预计到2022年底,苏州A股上市公司总数将超过200家。
在这些上市公司中,不乏业内知名企业,如扫地机器人品牌“科沃斯”、全球生物科技公司“百济神州”、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金螳螂”等。
在2022年上半年新增上市公司中,新一代年轻公司仍在壮大苏州上市大军的实力。
2022年1月6日,嵌入式CPU领域龙头国芯科技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2022年“苏州第一股”; 2月10日,东微半导体上市,成为国内“充电桩芯片第一股”;4月1日,长光华芯成为A股第一家半导体激光芯片上市公司;4月22日,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纳米芯片 成功登陆A股,发行每股230元的价格成为当时最贵的半导体新股。
在苏州企业为IPO冲刺的另一边,苏州的投融资市场也在升温。
IT桔子历史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 8月,苏州投融资事件超2000起,1000+家企业获得过融资。尤其是近两年,VC/PE资本在苏州的投资力度在加大。
从近五年苏州融资事件数量来看,2020年及之前苏州每年发生的融资事件有200+起,在2021年该数量已突破上升至352起,创历史新高;到2022年,1月-8月苏州的一级市场融资事件已达218起,接近2020年全年融资事件数量水平。
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苏州的“吸金”能力也排在前列。IT桔子根据2022年 1月-8月各城市融资事件数量情况进行排名,苏州以218起投融资事件成为今年最热门的第五大投资城市。
从融资金额来看,2022年 1月-8月苏州亿元级别以上的融资事件达90起,3亿元及以上的融资事件达37起,并有多起10亿元级别上下的巨额融资事件。
生命科学创新孵化平台多玛医药于2022年 6月 2日获中国太平、国寿投资、百奥赛图、苏州工业园区等投资的9.5亿元融资;星动力锂电池高新技术企业恒电源在2022年 3月获得来自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 (有限合伙) 领投的9.5亿元融资;高性能混合信号半导体设计服务商硅谷数模获得深创投、招商局资本、TCL创投等十几家资本投资的15亿元融资。
我们可以看到获得一级市场资本巨额投资的苏州企业集中在医疗健康和先进制造领域。
IT桔子数据显示,2022年前8 个月苏州医疗健康投融资事件82起,占全国医疗健康投资交易的12.2%;先进制造投融资事件79起,占全国投资交易的9.14%。
不断上市的企业、火热的投融资市场,让苏州有了可与北京、上海等超级城市较量的实力。
02
“最强国家级经开区”在苏州
苏州有如此多的医疗健康、先进制造企业,一方面得益于苏州政府重视并积极发展医疗和先进制造行业发展,不断出台相关措施,例如2020年发布的《全力打造苏州市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地标实施方案(2020—2030年)》、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等,创造出良好的创业和发展氛围。
另一方面,苏州通过布局建设产业园区,吸引大批高质量企业前来创业、建厂投资。
1996年欧莱雅在苏州工业园区建厂,这是最早落户苏州的外企之一,之后以三星、西门子、强生、葛兰素史克等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苏州建厂投资。
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启了良好的开端之后,一批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代表的产业园区也纷纷建立。这些产业园区凭借好的政策和较强的综合实力,吸引到众多企业前来苏州建厂。
到2017年,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单中,苏州有七家产业园区上榜。
苏州发展前期,通过外资投资建设,不仅引进先进技术,还带动相关上下游企业在此建立,逐渐建立起基础雄厚的制造业体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最近十年,苏州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行业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产业。在此过程中,工业园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它将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面向未来的“一号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和人才引入,苏州工业园区不仅吸引到葛兰素史克、强生等跨国公司前来建设生产基地,也吸引到一批优秀人才前来创业。数据显示,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18家,产值达1177亿元,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园区中排名第一。此外,苏州工业园区在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已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对于近年来发展较火的集成电路行业,苏州工业园区还集结了一批芯片企业。
为配合数量众多高新企业的发展,苏州工业园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截至2021年,苏州工业园已累计引进“国家队”科研院所15家及大院大所52家,主要涵盖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与人工智能三大方向。
不久前,商务部公布了国家级经开区2021年度考核成绩单,苏州工业园区蝉联综合排名第一,实现“六连冠”。
通过建设产业园区,苏州吸引到众多企业奔向于此,并形成一个又一个优质企业产业集群地。大批高精尖企业汇聚,苏州有了充足的“上市后备军”。
03
国有资本“撑腰”,上百家金融机构聚集
园区的建设,大量人才的引入,为苏州经济注入发展的活水。尤其是汇集诸如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众多优质企业的苏州,吸引着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注意。
IT桔子数据显示,2022年前8 个月红杉资本中国投资苏州8 次、深创投投资6 次、高瓴创投投资5 次、IDG资本投资4 次,成为苏州企业背后活跃的投资方。
事实上,为吸引和方便投资机构在苏州进行一系列投融资活动,苏州设立创投基地,吸引大批投资机构前来入驻。例如,苏州湾东方创投基地聚集了大量的创投基金、投资机构和知名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底该基地注册入驻的金融投资机构已达342家,吸引到包括君联资本、中银国际等在内的多家机构。
苏州的投融资市场,除积极吸引VC/PE等前来投资外,一批以政府为导向的国有投资机构发挥了更大的力量。
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控股,江苏省国信集团参股的国有投资控股企业——元禾控股在2022年前8 个月的投资中,以18起投资事件成为苏州最活跃的投资方。除投资集成电路封装及测试服务商锐杰微、抗菌新药研发商丹诺医药等知名企业外,元禾控股扶持初创企业发展。IT桔子通过梳理元禾控股在苏州的投资事件发现,超60% 的事件集中在天使种子轮、A轮投资。
国发创投在2022年前8 个月中对苏州出手投资8 次,成为第二大活跃投资方。国发创投是由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苏州市营财投资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创办,定位于引导性投资的母基金和专业化的创业资本管理,管路资金规模超1300亿元。在对苏州过往投资的事件中,也多为初创企业。
此外,苏州高新区直属国有企业集团苏高新创投集团、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内部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的毅达资本,还有苏州产投集团、苏州科创投、苏州天使母基金、苏州基金等一批国有资本和政府基金的建立,扶持了苏州企业的发展。
04
苏州分批培育独角兽企业
有资本、有资本、有企业的苏州,还在定制自己的发展规划。 苏州着力培育独角兽企业。
2018年,为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苏州市制定了《苏州市独角兽企业培育规划(2018-2022年)》。 根据苏州市政府办公室2022年7月公布的2021年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名单,全市共有157家企业上榜。
根据培育计划,苏州市将连续五年对入选独角兽培育库的企业提供最高200万元的研发后补贴; 对提供持续创新支持、引领和推动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将优先纳入苏州领军人才计划重大创新团队,最高项目资助5000万元。
IT橘子梳理发现,苏州有多家独角兽企业,如全球生物制药公司Sinov、重卡自动驾驶公司智嘉科技、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公司Spiech、太阳能产品和服务提供商RENOGY If New 能源与芯片开发商盛和经纬等
对于苏州来说,企业不断涌入IPO的背后,有很多创新企业。 那些具有颠覆性创新、竞争优势突出、引领新经济的充满活力的独角兽企业是重要的上市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些独角兽企业将成为未来苏州经济发展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