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每天流访客500-600,为什么没有转化?

哈哈,都说搜索流量是最精准的流量。

但是,这是建立在搜索词跟你产品相关度很高的情况下。

同一个产品,不同的词路选择,你带来的流量转化率可能完全不同。

如果词路的选择没有问题,接下来你就需要去对比:

同词路下的竞争对手与你的产品谁强谁弱。

你有500个访客,只能说明有五百个人点击了你的产品。

但是他们会点击你的产品,也会点击别人的产品呀。

购物路径上,大多数人都是渣男,都会货比三家。

在对比的过程中,如果你的各方面完全不如对手,那就会产生大量的流失。

所以你也可以去看看你的流失竞店有哪些。

然后去分析竞店的视觉/销量/评价/价格等等。

视觉不行,就去差异化视觉;

销量差距大,就去让利跑淘客,一元秒杀,找网红表妹带货;

评价同上;

至于价格,就考验你的供应链了。

不过只要前面几个环节做好了,价格不是一个影响转化的关键性因素。

因为你能够让买家觉得你的产品值这个价格。

另外再给大家分享一个运营思路。

很多人做电商啊,一上产品喜欢研究流量。

没流量就病急乱投医,各种互粉,互藏,甚至互S。

然后发现一点用没有,因为这不符合商业逻辑。

看过我很多回答的粉丝应该能发现。

我的大多数思路中,很少去强调流量。

因为流量对我来说优先级不高。

我们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研究消费者购物路径,下单决策点上。

其实本质上都是在研究如何提升转化。

也就是如何让买家看到我们的产品时,愿意下单。

那为什么我把流量的优先级往后放呢。

因为流量可以买。

你只要能够解决产品的转化问题,

只靠付费流量比如直通车/引力魔方,

都能把店铺做起来。

但是转化。

真的需要你去好好研究产品,

研究消费者的购物心理,购物路径。

因为不同的产品,

他的转化周期是不一样的,

他的购物路径也不同。

什么是购物路径?

就是消费者是通过什么方式,

在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下,

来购买你这个产品的。

比如说婴儿推车

这种产品基本上都是搜索关键词购买。

但是注意了。

搜索这个产品的消费者,

可能短期并不会下单成交。

因为很多准妈妈或准爸爸,

在刚怀孕,或者怀孕几个月的时候,

就开始看这些母婴产品了,

但是这时候他们并不急着买,

他们可能仅仅只是加购,

然后继续对比,

这就导致这个产品的转化周期非常的长。

转化周期长,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夜长梦多啊!

哪怕加购了你的产品,

也有可能被其他人撬走。

所以这一类产品,

你想做好用户收割

最好的方式,

就是让产品不停的在用户面前曝光。

比如说,

引力魔方,不停的去在消费者面前展现。

去积累潜客。

然后在视觉层面上,

一定要引导咨询客服,

咨询客服后,再引导私域或旺旺群,

可以用各种准妈妈感兴趣的福利来引导,

比如群内有各种孕期知识,

以及1-3岁的育儿知识分享,

还可以跟其他的宝妈一起交流育儿心得。

进了私域后,

只要你的后续维护做的好,

客户的粘度是很高的。

粘度高意味着你不仅能卖婴儿推车,

1-3岁 或3-6岁所有的婴幼儿产品你都能卖,

要复购有复购,

要转介绍有转介绍。

这就是通过研究消费者购物心理和购物路径,来做的运营规划。

听起来是比较简单,

但是整个流程要做完,

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比如说在视觉层面,

除了引导咨询客服,

你还要把准妈妈最关心的卖点,

用文案+图片的方式,

深刻的展现出来,

让准妈妈们觉得你的产品值得信任,

这个文案和图片怎么搭配,

就需要你的创意和文案能力了。

否则的话,

如果用户对你的产品不感兴趣,

你怎么引导客服

也不会有人搭理的。

说白了,

你要优先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

才有后续转化的可能,

而提高信任度的因素,无非就是:

销量/评价/买家秀/问大家视觉文案/品牌等等。

当然了,类目不同,这些因素的优先级也会略有不同。

比如说纯标品,就是没有太多差异化空间的产品。

纯做销量就可以了。

像五金类目、锤子扳手基本都是这样。

但是非标品,

比如说服装,

或是各种个性化的手工艺品,

视觉的优先级就比销量更高,

你的店铺调性是否能引发共鸣,或者让人印象深刻,

跟你有多少销量是关系不大的。

一条我不喜欢的裙子,销量再多,我也是不会买的。

所以啊,先把最能影响你产品转化的因素找到,并且解决它,再去搞流量,才是有意义的。

因为流量可以买,但是信任,很难买得到。

本文《淘宝每天流访客500-600,为什么没有转化?》不代表大石电商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