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的下半场,是云计算的较量
1.互联网巨头,卷向云计算
2006年,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正式拉开了云计算的帷幕。彼时的中国云计算大地上,还是一片荒芜。
16年后的今天,云计算的价值早已在国家政策和经济层面得到充分认可,在互联网那个巨头们面临流量红利消失、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等困境时,云计算更是被奉为最关键的“解药”。
中国云计算的第一颗种子,是阿里巴巴——2009年,阿里云成立,阿里巴巴成为中国最早布局云计算的企业,马云更是放下一句话,“如果我们不做云计算,将来会死掉”。
而马化腾、李彦宏所持的态度,却与马云完全不同。
在2010年的中国 IT 领袖峰会现场,当被问到对云计算的理解和之后进入云计算领域的计划时,马化腾说,“现在看来还为时过早,可能过几百年、一千年之后,到阿凡达那时候确实是有可能。”李彦宏更是直接表示,“云计算这种东西,不客气一点讲,它就是新瓶装旧酒,没什么新意”。
从三家互联网巨头的领军人物对云计算的认知和态度,也很大程度上能够窥见这三家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情况。
如今中国数字经济到了进入下一阶段的临界点,在数字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云计算,也已经进入深水区。
中国的云计算也在快速崛起,根据Canalys 6月初公布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21%,达到73亿美元,领跑全球云服务市场的增长。
(图源一点财经)
现在没有人质疑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也没有人质疑“云计算是未来数字世界的水电煤”这一说法,在即将到来的数字经济时代,云计算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2.从规模到盈利
在明确了云计算的潜力之后,华为、腾讯百度等头部科技公司迅速入局,并持续加码云计算。
现在来看,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格局已经比较明晰了,由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组成的“四朵云”,已经占据了80%的中国云计算市场。
据Canalys2022年Q1中国云服务市场报告显示,在2021年中国云服务市场份额中,阿里、华为、腾讯、百度的市场占比分别为 36.7%、18%、15.7%、8.4%。
除此之外,许多互联网大厂已经盯上了这个万亿市场,京东、字节和快手蠢蠢欲动,号称“无边界”的美团也曾大举布局过云计算业务,但云计算市场仅剩两成的市场份额,这场竞争无疑是激烈的。
当规模已经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要考虑的就是盈利问题了。
“四朵云”中除了入局较晚的华为表示“盈利不是我们当前阶段关注的事情”外,阿里、腾讯和百度,都已将盈利目标提上了日程。
腾讯在2022年一季报中表示,IaaS和PaaS的发展重点将放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和实现高质量增长上,从而提高利润率。 显然,腾讯云的重心正在从营收规模转向盈利。
目前,国内云市场增速下滑,百度智能云官方也曾向媒体透露“百度智能云2022年的目标是实现盈利”。
云计算亏损是普遍现象,盈利一直是个难题。
但解决问题也不是不可能。 几个月前,阿里云向国内云计算市场交出了一份长长的盈利答卷。
今年5月26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2财年财报。2022财年,阿里云EBITA利润由2021财年亏损22.51亿元转为盈利11.46亿元。 在 2022 财年。
这是阿里云自2009年成立以来的首次年度盈利,也使阿里云成为国内唯一实现盈亏平衡的云服务商。
对此,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峰表示,“盈利是自然的结果,是阿里云长期在技术上投入的回报。”
华为云首席产品官郭伟认为,“云计算业务就像一场马拉松”。 云计算“持久战”的利润困境主要源于两点。
首先,云供应商需要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 云计算的概念是将庞大的数据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的小程序。 由于其“大”的性质,投资不会小,只有大量的投资才能达到规模效应。
马云曾经说过,“我每年在阿里云上投资10亿元,投资十年,我做不到。” 在2022财年财报公布后,阿里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也透露,过去一年,阿里巴巴旗下巴巴科技已投资超过1200亿元。
其次,云业务的前期研发投入依然巨大。 本质上,“云”就是要取代IT,即云平台必须提供计算、存储、网络、AI等一站式服务。 服务、业务、客户的增长是渐进式的,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这也决定了云平台短期内无法盈利。
3.云计算的下半场
对云计算的后来者来说,仅剩20%的市场份额让这个赛道的竞争加剧;但对已入局的互联网大厂来说,面临的挑战也十分艰巨。
头部选手面临的第一个盈利挑战就是云计算业务的增速放缓。虽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明白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但随着消费互联网红利的褪去,云计算业务也面临着减少的困境。
当云计算业务需求减弱之后,业务金额高、续订率高的政企大客户成为新一阶段的爆发增长点,阿里云、腾讯云也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力。
但除了“四朵云”外,天翼云、联通云、移动云等长期深耕在政务市场的玩家,在获取政企大客户时有更强的优势,也不得不防。
云计算厂商们不仅在国内大展拳脚,也在逐步走向海外市场,与亚马逊、微软等海外云巨头“掰手腕”。
腾讯已经启动了全球业务布局,阿里更是表示致力于为海外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用强大的海外云生态赋能更多中国企业。 这意味着国内企业走出去,在海外依然可以享受到国内云厂商提供的服务。
客观地说,现阶段国内云计算能力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不过,阿里云智能弹性计算产品线负责人张先涛表示,“云计算的产品和技术越来越成熟,云计算业务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前夜,我非常看好 未来十年的增长势头。”
目前,利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机遇,中国云计算市场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云计算下半年形势依然良好。